连环撞击车辆承担损失的比例应如何确定?

连环撞击事故中,前后车辆承担损失的比例应如何确定?

(图源网络 侵删)

2025年3月15日,王某驾驶货车沿京台高速公路沧州方向行驶,在第三车道与宋某驾驶的货车追尾后卡在驾驶室内,导致王某驾驶的车辆向左偏移停于第二车道。随后,尚某驾驶的轿车前部与王某驾驶的车辆左后角相撞。此事故造成尚某死亡、王某受伤,三车不同程度损坏。

事故发生后,中间车辆驾驶人王某向前后车辆的承保公司主张权益。近日,河北省青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,判决前后车辆保险公司按不同比例赔付王某保险金。

法院经审理认为,各方承担的损失比例应叠加事故责任比例与撞击致损比例,这也是本案的裁判要点。

关于事故责任比例:本次事故分两次撞击,按照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第一次撞击王某负主要责任、宋某负次要责任,第二次撞击尚某负主要责任,王某和宋某分别负次要责任,故酌定第一次撞击王某、宋某承担责任比例为70%、30%,第二次撞击尚某、王某、宋某承担责任比例为60%、20%、20%。

关于撞击致损比例: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记载,第二次撞击发生时原告车辆前方不存在任何障碍物,考虑到事发时车辆驾驶室位置所受撞击力度等因素,酌定两次撞击给原告王某的致损比例分别为80%、20%。

综上,两次撞击各方承担人伤损失的具体比例为:第一次撞击王某、宋某(70%、30%)×80%=(56%、24%),第二次撞击尚某、王某、宋某(60%、20%、20%)×20%=(12%、4%、4%)。

综上,就原告王某的损害,其自身承担损失的比例为56%+4%=60%、宋某承担损失的比例为24%+4%=28%、尚某承担损失的比例为12%。本案在宣判前就比例计算问题已向各方释法明理,各方均对此表示认可。

法官说法

连环相撞类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,对各方责任的认定需综合考量多重因素,认定难度大并不等同于难以确定责任大小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规定,“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,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,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;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,平均承担责任”。

就该案而言,本次事故分前后两次撞击,在划定各方承担损失比例时,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事故责任,更需要注意两次撞击分别给原告带来的损失比例,其中事故责任比例可以参照交警部门的认定,而前后车辆分别撞击给原告带来的损失比例,应结合两次撞击对车辆驾驶室位置的撞击力度来确定,最后各方承担的人伤损失比例应叠加事故责任比例与撞击致损比例。

就该案而言,判决保险公司按叠加计算出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,符合法律规定,同时,有利于平衡双方保险公司利益,切实达到了服判息诉效果。

作者:刘晓茜

来源:中国法院网

编辑:石慧

本文转载自“山东高法”微信公众号,在此致谢。

张广明律师,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兼党支部书记,1997年取得律师职业资格,从某司法局辞去公职,法律圈已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。张广明律师同时兼任珠海国际仲裁院,广州仲裁委员会,济南仲裁委员会等全国各地几十家政府批准任命的仲裁员,张广明律师是山东省律师协会仲裁委员会委员。张广明律师,以首席仲裁员身份参与审理全国各地仲裁审理案件若干;以专家身份参与上百件重大项目评审,尤其是仅PPP项目的专家评审就几十起。张广明律师同时拥有证券从业资格,和基金从业资格,山东省级、市级法律专家库专家。山东省律师协会仲裁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济南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
张广明律师新型业务范围:

1、山东省政府采购专业见证律师,政府采购法律专家;

2、协助政府财政部门规范并成功处理多起政府采购质疑、投诉事项。

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业务联系电话:13165116036


点击|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我



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

张广明主任

微信号:z13165116036


分享